第125章 建國後不準成精12
關燈
小
中
大
白雪被找回了,村長媳婦又氣又惱,將人灰溜溜拉回家,之後幾天沒出來,也不知道是嚇怕了,還是被關起來了。
幫忙的人家稍後各自都得了村長家送來的一點感謝,沒讓大家夥抹黑白跑那麽一趟。
過後的一段時間,村裏人茶餘飯後都在說著這件事。
老人們對白雪這個外人的印象更差了,有的就勸說村長媳婦,讓她早點找個人家把白雪嫁出去得了,別留在村上禍害他們自己人。
幾次三番後,村長媳婦不免被說動,但畢竟那是她疼過寵過的小姑娘,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嫁出去了,所以暫時沒找到什麽好人家,而且目前他們家最重要的是把兒媳婦娶回家來,不然哪有上頭的哥哥還沒成婚,下面的妹妹就出門子的。
村長媳婦有了決定就立馬去給媒人送了禮,這麽一方有意加快進度,另一方也有意早日嫁過來鎮住小妖精,再加上媒婆在其中聯絡運作,最後婚期很快確定了,就在秋收之後。
那時間物質豐富,又恰好有一個與男方女方都匹配得上的吉日,舉辦婚事正合適。
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起來,田裏的禾苗在春去夏來中漸漸抽莖抽葉,長勢喜人,預示著如無意外的話,今年的收成應該是挺不錯的。
與此同時,錢寶幺隨身小空間裏的莊稼早已收割過好幾茬,所得的成果不少,然而屯起來後也才占據倉庫一個小間,想要用糧食全填滿還要再接再厲才行。
這時候,村長開始組織大家按照互助組的形式下田鋤草翻地了。
因為田裏不光長禾苗,那些雜草什麽的也是瘋漲的很,必須及時鋤掉給莊稼節省地裏的營養不是,不然到時哪來的大豐收。
錢寶幺作為互助組的一份子,當然是要跟著下地鋤草的,不過有衛斯年左右不離地幫忙,其實她做的都是小活,倒是累不著,白天上了工,晚上回去還有餘力在自個兒的小空間裏再忙活一通。
這時候的農活不比春耕那會兒緊張,只是由於活兒精細,花費的時間也不少。
再說天氣越來越熱,也就早上和晚上稍微涼快些,大家夥就喜歡趕早趕晚趁著這兩個時間段在地裏忙活。
所以,等到一天的農忙結束,披星戴月是常有的情況。
這天傍晚,只見日頭落山了,地裏揮舞著鋤頭的眾人也沒有哪個回去的跡象。
直到夜幕時分,天上升起了月亮,饑腸轆轆的大家夥這才收起農具,頂著滿天的星光陸續結伴回村。
老一輩的扛著鋤頭走在前面,一邊領頭回家一邊閑聊著莊稼上的事兒。
中年的媳婦漢子們緊跟在後頭,聽著父母長輩的閑談,順便琢磨著晚飯做啥吃啥的實在問題。
磨蹭在後邊的大都是些村裏的小年輕,仔細瞧一般都是成雙成對的走一塊。
剩下的那些人,要麽是還沒說人家的姑娘們說說笑笑擠作一堆,要麽是仍舊光棍兒一條的小夥子們嘻嘻哈哈湊成一團,讓回村的路上氣氛熱鬧又充滿生活的氣息。
錢寶幺和衛斯年並肩後面的一處,周圍的小夥伴都識趣地給他們讓出一片空間,方便這兩人趁著摸黑說點悄悄話。
眼看著近來這兩人終於有了點黏糊勁兒,這種時候,沒有哪個會不識相地上前打擾。
錢寶幺意識到對方堅持了這麽久,應該到打破暧昧的時候了,不禁低頭安靜下來。
她要仔細想想,是再矜持些,還是順勢接受呢。
或許只是她自作多情亂想的,人家也許不是這個意思。
亂七八糟地想了一通,回過神後的錢寶幺忍不住暗嘲自個兒這番思想變化,即便是平時再淡定不過的人,遇到喜歡的對象了也是照樣患得患失起來。
“幺兒。”衛斯年這時開口打斷了她的自嘲和反省。
喊了聲這個昵稱,他緊接著壓著嗓子輕聲問,“你喜歡什麽樣的人?”
錢寶幺心口控制不住地砰砰跳,被她強制按捺下去,故作冷靜地回道,“我?我……大概喜歡英雄吧。”
這個時代誰不喜歡英雄呢。
英雄被所有人景仰,前途不說無量也不會太差,更不必擔心有朝一日天翻地覆被人打壓批判,所以做英雄最有保障了。
衛斯年聽了果然並沒有多少意外,只是看著她若有所思,不知想到了什麽。
錢寶幺承受著對方凝視的目光,心口的悸動一下比一下厲害。
不用再自欺欺人,她也知道這是怎麽了。
所謂動心,不過如是。
好在令她動心的對象早已將一顆真心捧到她跟前,只等她稍稍停駐視線去垂青。
“我們回去吧。”她第一次主動拉上衛斯年的大手,夜色下不敢看對方的神色,只顧臉熱著悶頭往前頭,後面那人亦步亦趨地跟上來,將她的手緊緊反握住。
“咳,等這活兒忙完,趕集你去不去?”
“家裏沒事兒的話就去。”
“那、那到時一塊吧,我借輛洋車子過來載你。”
“……嗯。”
兩人在灑滿月光的路上默契地說好,只是直到田裏草鋤完地翻好也沒機會實施約定。
因為等他們剛忙完一段,還沒歇上片刻,夏天來到,許久不下雨,天旱了起來,村長緊跟著又組織互助組挑水灌溉,眾人馬不停蹄地開始又一波勞作,忙的腳不沾地,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間。
灌溉不是輕松的活計,由於這個時候的田裏還沒有打福利井,所以只能從河渠裏一桶桶挑水澆地,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和體力。
好在三裏村旁邊就有條大河,距離他們耕作的田地也不遠,起碼比別的村子方便些。
為了保證今年的豐收,村長讓大家夥全都下田出力,基本男女老少都被派去挑水幹活了,擔心唯恐慢上一步,河渠的水就被上流的村落截走或者幹涸,讓他們村沒得用。
幸好他們村旁的那條河水流量夠可以的,沒有在大熱天裏日頭的炙烤下枯竭,也因此沒有叫上流幾個村子冒然截了去。
就這麽緊趕慢趕的,眼瞅著村裏一大半的地都灌溉過了,村長和老一輩終於稍稍緩上一口氣。
只不過這一口氣還沒出完,鎮上就突然派人過來通知讓村長去開會,道是有事情要說。
村長覺得這時候讓去開會有點沒事找事,畢竟村上的灌溉事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,關乎一年的收成嘞,這猛不地就把主事人叫走是想幹啥呢。
但是領導的命令在那兒擱著,村長沒法不聽,只好先讓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暫代他管著澆田的事兒,他自個兒則騎上衛斯年借來還沒來得及用的洋車子,跟著前來通知那人咣咣響地去鎮上開會了。
因為有幾個族老在,少了村長其實沒啥,大家夥按照之前的安排該幹啥還幹啥。
只是等到後晌村長從鎮上回來後,立即在當晚敲響了銅鑼,召集村民們開會,向大家夥宣布一個炸雷般的消息。
就在鄉親們緊急抗旱的關鍵時候,上頭又下發了新的指示,要建立什麽農業生產合作社。
他們三裏村接到了領導的任務,也得緊跟組織的腳步建一個,積極響應號召。
村民們聽了村長的一席話之後面面相覷,誰也沒先開口,實際上心裏頭對此真沒啥積極性,有那心力還不如下地多挑兩桶水呢。
但這件事吧,就如同當初成立互助組時一樣,不做真不行。
然而村長也知道大家夥現在最關註的還是地裏的旱情,對旁的不想多放什麽精力,所以還得想個簡便的法子出來,既能應付了領導布置的任務,還可以省了大家的功夫,以便留出更多的時間伺候莊稼。
村民們討論了一番,最後索性省事兒地將之前村裏那幾個互助組收攏到一起,簡單命個名算交差了,就叫三裏村生產合作社。
三裏村生產合作社成立的當日沒啥特別的,除了村長為此特地又往鎮上跑了一趟,其他人全忙著挑水澆地抗旱,根本沒意識到新的形式對他們以後生活的影響。
直到抗旱結束,緊跟著又要忙著往田裏施肥時,合作社帶來的變化才突出在眾人眼前。
首先,最明顯的是地不是自家的了,村民們的所有土地都收歸合作社所有。
其次勞動的形式也跟著變化,互助組被解散歸於合作社,勞動集體分配,公糧集體交,收獲也集體分成等等。
眾人聽的一臉懵,大致了解到什麽都不是自家的了,全都是社有國有,只有地裏的活還是要他們幹的,至於最後的收獲能留下多少,不到時候見著了誰也不敢肯定。
如此一來,大家沒了生存根本,開始人心惶惶起來。
村長自個兒也不怎麽明白,但為了安撫鄉親,他不得不找機會一場連一場地開會解釋,最後嘗試著用新的組織方式安排活計,讓大家夥忙起來才將將安定住人心。
就在這樣的情況下,田裏的施肥工作如常進行著,只不過勞作形式與往年不同罷了。
大家起初不是很習慣,之前只需要忙完自家地裏的就行,現在村裏所有的地都是合作社的,每天做活的地方需要看安排,不一定是到哪塊地頭幹,搭伴的人也不固定,猛不地還有點不習慣,只得慢慢磨合適應。
忙完這一陣,村民們沒有歇下來,繼續忙著收油菜。
本來是各家隨手在田間地頭院前院後撒下的種子,等到收獲榨出油就是一年的用量,結果現在全成合作社共有的了,收了後不僅要按照收成上交一部分,剩下還得平分,這下有人歡喜有人憂,更有的不免聯想到秋後的糧食分配上,頓時心思不一。
錢寶幺就見到家裏的錢父錢母背著兩個閨女在暗地裏唉聲嘆氣,本來他們家今年可以多榨些油賣掉換錢的,結果形勢一變,現如今能分到的油夠接下來一年用的就不錯了。
好在他們家有四口人,在村裏的家庭中不算多也不算少,多少不會吃太多的虧。
不過那些人口多的家戶可是要賺了,往年吃都不一定吃得飽,現在輪到均分均配,估計不僅能吃飽,還能有所盈餘嘞。
虧的多是家裏人口少地又多的人家,那才是血虧。
可上頭是這麽安排的,吃虧也沒辦法,只希望之後這種新勞配方式能更完善些才好。
一場勞動過後,大家夥漸漸適應新的勞作分配形式,迅速成為合格的合作社社員。
盛夏來臨,合作社給社員們派發了給玉米授粉、幫棉花樹捉蟲等勞動任務,每一個在社的社員都要領取任務去勞作賺工分,不然秋收後沒得換糧食,下一年沒得吃喝。
衛斯年和他那群小夥伴因為這個被影響的不小,也不得不拿起鐵鍁鋤頭頂著大太陽下田老實幹活。
以前他們能上山下河捉些野物什麽的送到集市上賣,或者找點別的活計賺些銀錢就能裹住一眾小夥子的吃喝。
但是現在不行了。
河裏魚蝦、山上的兔子野雞之類的都變成公家的,不能再讓他們明目張膽地去抓去逮了,連到集市上賣都小心翼翼的,還要頂著被鎮上的糾察小組逮住坐班房的危險。
而且隨著上頭政策的施行,慢慢地大家察覺到,自由買賣的集市估摸著也快不存在了,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要上交公有、集體買賣,私自去弄就是挖社會主義墻角,被抓到是要被批評宣告的,不光丟錢丟物還丟人,那誰頂得住啊。
這麽著一段時間後,等到夏去秋來,事情果然如同有些人預料的那般發展。
眾人發現即便有錢,想買糧食之類的東西也得去國有的糧站雜貨店,私開的攤販基本沒進貨來源、也沒什麽可賣了。
只有偶爾哪處偷偷開的小集市上,還能見到往常交易的那些最普通的生活物品。
錢母為此唉聲嘆氣不少次,因為這麽一來,他們家想一次性買齊油鹽醬醋茶都是問題,也不知道上頭是怎麽想的,現如今什麽都管制起來,還沒有往年生活的自在。
但具體為什麽會變成這樣,他們小老百姓啥也不敢說,啥也不敢問,只適應著盡量讓自家過的好點吧。
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,他們這邊天高路遠過的比別處其實還好一些,起碼暫時餓不著。
然而和以前是沒法比的,鄉親們為此都有些怏怏不快。
直到田裏的莊稼成熟,該秋收了,眾人才終於渾身一震來了精神頭。
秋收好,收完就有新糧吃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幫忙的人家稍後各自都得了村長家送來的一點感謝,沒讓大家夥抹黑白跑那麽一趟。
過後的一段時間,村裏人茶餘飯後都在說著這件事。
老人們對白雪這個外人的印象更差了,有的就勸說村長媳婦,讓她早點找個人家把白雪嫁出去得了,別留在村上禍害他們自己人。
幾次三番後,村長媳婦不免被說動,但畢竟那是她疼過寵過的小姑娘,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嫁出去了,所以暫時沒找到什麽好人家,而且目前他們家最重要的是把兒媳婦娶回家來,不然哪有上頭的哥哥還沒成婚,下面的妹妹就出門子的。
村長媳婦有了決定就立馬去給媒人送了禮,這麽一方有意加快進度,另一方也有意早日嫁過來鎮住小妖精,再加上媒婆在其中聯絡運作,最後婚期很快確定了,就在秋收之後。
那時間物質豐富,又恰好有一個與男方女方都匹配得上的吉日,舉辦婚事正合適。
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起來,田裏的禾苗在春去夏來中漸漸抽莖抽葉,長勢喜人,預示著如無意外的話,今年的收成應該是挺不錯的。
與此同時,錢寶幺隨身小空間裏的莊稼早已收割過好幾茬,所得的成果不少,然而屯起來後也才占據倉庫一個小間,想要用糧食全填滿還要再接再厲才行。
這時候,村長開始組織大家按照互助組的形式下田鋤草翻地了。
因為田裏不光長禾苗,那些雜草什麽的也是瘋漲的很,必須及時鋤掉給莊稼節省地裏的營養不是,不然到時哪來的大豐收。
錢寶幺作為互助組的一份子,當然是要跟著下地鋤草的,不過有衛斯年左右不離地幫忙,其實她做的都是小活,倒是累不著,白天上了工,晚上回去還有餘力在自個兒的小空間裏再忙活一通。
這時候的農活不比春耕那會兒緊張,只是由於活兒精細,花費的時間也不少。
再說天氣越來越熱,也就早上和晚上稍微涼快些,大家夥就喜歡趕早趕晚趁著這兩個時間段在地裏忙活。
所以,等到一天的農忙結束,披星戴月是常有的情況。
這天傍晚,只見日頭落山了,地裏揮舞著鋤頭的眾人也沒有哪個回去的跡象。
直到夜幕時分,天上升起了月亮,饑腸轆轆的大家夥這才收起農具,頂著滿天的星光陸續結伴回村。
老一輩的扛著鋤頭走在前面,一邊領頭回家一邊閑聊著莊稼上的事兒。
中年的媳婦漢子們緊跟在後頭,聽著父母長輩的閑談,順便琢磨著晚飯做啥吃啥的實在問題。
磨蹭在後邊的大都是些村裏的小年輕,仔細瞧一般都是成雙成對的走一塊。
剩下的那些人,要麽是還沒說人家的姑娘們說說笑笑擠作一堆,要麽是仍舊光棍兒一條的小夥子們嘻嘻哈哈湊成一團,讓回村的路上氣氛熱鬧又充滿生活的氣息。
錢寶幺和衛斯年並肩後面的一處,周圍的小夥伴都識趣地給他們讓出一片空間,方便這兩人趁著摸黑說點悄悄話。
眼看著近來這兩人終於有了點黏糊勁兒,這種時候,沒有哪個會不識相地上前打擾。
錢寶幺意識到對方堅持了這麽久,應該到打破暧昧的時候了,不禁低頭安靜下來。
她要仔細想想,是再矜持些,還是順勢接受呢。
或許只是她自作多情亂想的,人家也許不是這個意思。
亂七八糟地想了一通,回過神後的錢寶幺忍不住暗嘲自個兒這番思想變化,即便是平時再淡定不過的人,遇到喜歡的對象了也是照樣患得患失起來。
“幺兒。”衛斯年這時開口打斷了她的自嘲和反省。
喊了聲這個昵稱,他緊接著壓著嗓子輕聲問,“你喜歡什麽樣的人?”
錢寶幺心口控制不住地砰砰跳,被她強制按捺下去,故作冷靜地回道,“我?我……大概喜歡英雄吧。”
這個時代誰不喜歡英雄呢。
英雄被所有人景仰,前途不說無量也不會太差,更不必擔心有朝一日天翻地覆被人打壓批判,所以做英雄最有保障了。
衛斯年聽了果然並沒有多少意外,只是看著她若有所思,不知想到了什麽。
錢寶幺承受著對方凝視的目光,心口的悸動一下比一下厲害。
不用再自欺欺人,她也知道這是怎麽了。
所謂動心,不過如是。
好在令她動心的對象早已將一顆真心捧到她跟前,只等她稍稍停駐視線去垂青。
“我們回去吧。”她第一次主動拉上衛斯年的大手,夜色下不敢看對方的神色,只顧臉熱著悶頭往前頭,後面那人亦步亦趨地跟上來,將她的手緊緊反握住。
“咳,等這活兒忙完,趕集你去不去?”
“家裏沒事兒的話就去。”
“那、那到時一塊吧,我借輛洋車子過來載你。”
“……嗯。”
兩人在灑滿月光的路上默契地說好,只是直到田裏草鋤完地翻好也沒機會實施約定。
因為等他們剛忙完一段,還沒歇上片刻,夏天來到,許久不下雨,天旱了起來,村長緊跟著又組織互助組挑水灌溉,眾人馬不停蹄地開始又一波勞作,忙的腳不沾地,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間。
灌溉不是輕松的活計,由於這個時候的田裏還沒有打福利井,所以只能從河渠裏一桶桶挑水澆地,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和體力。
好在三裏村旁邊就有條大河,距離他們耕作的田地也不遠,起碼比別的村子方便些。
為了保證今年的豐收,村長讓大家夥全都下田出力,基本男女老少都被派去挑水幹活了,擔心唯恐慢上一步,河渠的水就被上流的村落截走或者幹涸,讓他們村沒得用。
幸好他們村旁的那條河水流量夠可以的,沒有在大熱天裏日頭的炙烤下枯竭,也因此沒有叫上流幾個村子冒然截了去。
就這麽緊趕慢趕的,眼瞅著村裏一大半的地都灌溉過了,村長和老一輩終於稍稍緩上一口氣。
只不過這一口氣還沒出完,鎮上就突然派人過來通知讓村長去開會,道是有事情要說。
村長覺得這時候讓去開會有點沒事找事,畢竟村上的灌溉事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,關乎一年的收成嘞,這猛不地就把主事人叫走是想幹啥呢。
但是領導的命令在那兒擱著,村長沒法不聽,只好先讓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暫代他管著澆田的事兒,他自個兒則騎上衛斯年借來還沒來得及用的洋車子,跟著前來通知那人咣咣響地去鎮上開會了。
因為有幾個族老在,少了村長其實沒啥,大家夥按照之前的安排該幹啥還幹啥。
只是等到後晌村長從鎮上回來後,立即在當晚敲響了銅鑼,召集村民們開會,向大家夥宣布一個炸雷般的消息。
就在鄉親們緊急抗旱的關鍵時候,上頭又下發了新的指示,要建立什麽農業生產合作社。
他們三裏村接到了領導的任務,也得緊跟組織的腳步建一個,積極響應號召。
村民們聽了村長的一席話之後面面相覷,誰也沒先開口,實際上心裏頭對此真沒啥積極性,有那心力還不如下地多挑兩桶水呢。
但這件事吧,就如同當初成立互助組時一樣,不做真不行。
然而村長也知道大家夥現在最關註的還是地裏的旱情,對旁的不想多放什麽精力,所以還得想個簡便的法子出來,既能應付了領導布置的任務,還可以省了大家的功夫,以便留出更多的時間伺候莊稼。
村民們討論了一番,最後索性省事兒地將之前村裏那幾個互助組收攏到一起,簡單命個名算交差了,就叫三裏村生產合作社。
三裏村生產合作社成立的當日沒啥特別的,除了村長為此特地又往鎮上跑了一趟,其他人全忙著挑水澆地抗旱,根本沒意識到新的形式對他們以後生活的影響。
直到抗旱結束,緊跟著又要忙著往田裏施肥時,合作社帶來的變化才突出在眾人眼前。
首先,最明顯的是地不是自家的了,村民們的所有土地都收歸合作社所有。
其次勞動的形式也跟著變化,互助組被解散歸於合作社,勞動集體分配,公糧集體交,收獲也集體分成等等。
眾人聽的一臉懵,大致了解到什麽都不是自家的了,全都是社有國有,只有地裏的活還是要他們幹的,至於最後的收獲能留下多少,不到時候見著了誰也不敢肯定。
如此一來,大家沒了生存根本,開始人心惶惶起來。
村長自個兒也不怎麽明白,但為了安撫鄉親,他不得不找機會一場連一場地開會解釋,最後嘗試著用新的組織方式安排活計,讓大家夥忙起來才將將安定住人心。
就在這樣的情況下,田裏的施肥工作如常進行著,只不過勞作形式與往年不同罷了。
大家起初不是很習慣,之前只需要忙完自家地裏的就行,現在村裏所有的地都是合作社的,每天做活的地方需要看安排,不一定是到哪塊地頭幹,搭伴的人也不固定,猛不地還有點不習慣,只得慢慢磨合適應。
忙完這一陣,村民們沒有歇下來,繼續忙著收油菜。
本來是各家隨手在田間地頭院前院後撒下的種子,等到收獲榨出油就是一年的用量,結果現在全成合作社共有的了,收了後不僅要按照收成上交一部分,剩下還得平分,這下有人歡喜有人憂,更有的不免聯想到秋後的糧食分配上,頓時心思不一。
錢寶幺就見到家裏的錢父錢母背著兩個閨女在暗地裏唉聲嘆氣,本來他們家今年可以多榨些油賣掉換錢的,結果形勢一變,現如今能分到的油夠接下來一年用的就不錯了。
好在他們家有四口人,在村裏的家庭中不算多也不算少,多少不會吃太多的虧。
不過那些人口多的家戶可是要賺了,往年吃都不一定吃得飽,現在輪到均分均配,估計不僅能吃飽,還能有所盈餘嘞。
虧的多是家裏人口少地又多的人家,那才是血虧。
可上頭是這麽安排的,吃虧也沒辦法,只希望之後這種新勞配方式能更完善些才好。
一場勞動過後,大家夥漸漸適應新的勞作分配形式,迅速成為合格的合作社社員。
盛夏來臨,合作社給社員們派發了給玉米授粉、幫棉花樹捉蟲等勞動任務,每一個在社的社員都要領取任務去勞作賺工分,不然秋收後沒得換糧食,下一年沒得吃喝。
衛斯年和他那群小夥伴因為這個被影響的不小,也不得不拿起鐵鍁鋤頭頂著大太陽下田老實幹活。
以前他們能上山下河捉些野物什麽的送到集市上賣,或者找點別的活計賺些銀錢就能裹住一眾小夥子的吃喝。
但是現在不行了。
河裏魚蝦、山上的兔子野雞之類的都變成公家的,不能再讓他們明目張膽地去抓去逮了,連到集市上賣都小心翼翼的,還要頂著被鎮上的糾察小組逮住坐班房的危險。
而且隨著上頭政策的施行,慢慢地大家察覺到,自由買賣的集市估摸著也快不存在了,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要上交公有、集體買賣,私自去弄就是挖社會主義墻角,被抓到是要被批評宣告的,不光丟錢丟物還丟人,那誰頂得住啊。
這麽著一段時間後,等到夏去秋來,事情果然如同有些人預料的那般發展。
眾人發現即便有錢,想買糧食之類的東西也得去國有的糧站雜貨店,私開的攤販基本沒進貨來源、也沒什麽可賣了。
只有偶爾哪處偷偷開的小集市上,還能見到往常交易的那些最普通的生活物品。
錢母為此唉聲嘆氣不少次,因為這麽一來,他們家想一次性買齊油鹽醬醋茶都是問題,也不知道上頭是怎麽想的,現如今什麽都管制起來,還沒有往年生活的自在。
但具體為什麽會變成這樣,他們小老百姓啥也不敢說,啥也不敢問,只適應著盡量讓自家過的好點吧。
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,他們這邊天高路遠過的比別處其實還好一些,起碼暫時餓不著。
然而和以前是沒法比的,鄉親們為此都有些怏怏不快。
直到田裏的莊稼成熟,該秋收了,眾人才終於渾身一震來了精神頭。
秋收好,收完就有新糧吃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